|
|
平台 |
|
|
|
|
|
|
|
|
·知识产权运用 |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绩效评价平台 >> 知识产权运用 |
|
“地理标志”成提升大连农产品竞争力的“护身符” |
2012/8/30 |
金州大樱桃在减产情况下,果农收入却增加上亿元;黑水貂养殖在全国水貂养殖市场占60%份额,成为国内水貂养殖的首选品种;黄桃价格连续两年“高位”运行;旅顺海带过去每吨400元还要赊账,现在每吨800元供不应求……大连市精心培育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打造农产品品牌,为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如今,地理标志对于促进大连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作用日益显现,一件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农产品身价倍增,成了农民致富的好帮手。 据统计,大连市目前已有农产品商标1200余件,其中驰名、著名商标150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也取得突破性进展。自2007年大连第一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庄河大骨鸡”核准注册以来,全市已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9件,目前,尚有大连槐花蜜、大连海参等5件正在申报中。 据了解,大连市传统产业中有许多具有浓厚地域特点的农副土特产品,均有百年以上历史,尽管品质很好,但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品牌优势,种植或养殖的规模小且分散,没有形成整体优势,致使产品附加值低、产业发展缓慢。 为此,大连市大力推进知识产权战略,特别是商标战略的实施,把一批有发展潜力、市场前景好、备受消费者喜爱的农产品商标纳入重点扶持范围,积极培育,梯次发展,并对具有独特品质、具有原产地和地理标志特征的农产品进行深入调查和分类指导,使拥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农产品成为地区的支柱产业,做到打造一个商标,搞活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群众。 旅顺海带被核准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消息一传出,旅顺海带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年底就增收了1.8个亿,加工企业的库存几乎都卖光了;鲜海带原来卖400元一吨还要赊账,现在卖800元一吨且要提前交足全部费用还供不应求。如今,旅顺地区有海带规模养殖及加工企业百余家,从业人员近万名,年产海带约22万吨,仅此一项,就为旅顺地区海带养殖户增收8800万元,为全区的海带生产和加工企业增收2亿多元。瓦房店小国光苹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注册成功,使一度濒临灭绝的国光品种绝处逢生,产品在东北地区,以及广东、广西、上海、北京等地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还远销日本、俄罗斯和东南亚,价格也达到每斤2.5元,是过去的两倍,带动了25000余户果农增加小国光苹果的苗木栽植,每亩增加收入2000元以上。金州黑水貂成功注册后,将分散的养貂户组织起来进行产业化生产和现代市场营销,形成“公司+农户+商标”发展模式,为北三市的养殖户提供大量用于改良品种的种貂,直接带动养殖农户近5000户,养殖规模同比上涨15%,种貂价格由每只500元升至600元,同比上涨20%,貂皮一张也比原来多卖80元,每年为金州新区带来3.6亿元的产值。 证明商标使特色农产品有了特殊的身份标签,改变了原本“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命运,而且由于其含有行政区划名称,也提高了地区的知名度,价格比同类产品高出20%-90%。 金州新区拥有全国面积最大的大樱桃生产基地,而且有上百年的种植历史,但以前并没有什么名气,在被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后,由工商部门推介参加了世界地理标志大会,又由区政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使金州大樱桃闻名全国,走俏市场,有效解决了当地果农卖果难、摘果难等问题,果农收入逐年增加,两年翻两番,全区增收约2亿元,户均增收近2000元。 一个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促进了区域知名度的提高,有效地引来了资金及技术,同时延长了下游产业链,带动了乡村旅游业的强势崛起,形成了地区农家游的新品牌,带动了餐饮、住宿、文化娱乐等第三产业发展,转化了农业剩余劳动力,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来源:辽宁省知识产权局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