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煤炭行业的景气周期里,“卖铁锹者”煤矿机械行业自然也是受益者。但我们也提醒煤机企业,不能因为眼前日子好过,就忽视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在专利申请方面做得好的企业,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占了便宜的,另一种是吃过亏、交了学费的。”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机械发明审查部张旭波副处长给记者讲了个小故事:某家煤机企业,和竞争对手拥有相似的技术,但没有申请专利,结果在一次招标过程中,对手突然抛出专利杀手锏,使该企业出局。其后该企业痛定思痛,开始重视起专利保护。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虽说亡羊补牢,犹未晚也,但最好是早点把“篱笆”扎好,莫等“亡羊”再“补牢”。
煤机行业是一项传统产业,有些企业很早就开始辛勤耕耘,也积累了相当雄厚的技术实力。令人遗憾的是,这些企业甚至包括一些上市公司,对专利工作还没有引起充分的重视,其专利申请量居然只有个位数,这种情况对企业将来的发展不利。
在目前的大环境下,多数企业是你做你的、我做我的,大家井水不犯河水。“狼”还没来的时候,专利的“篱笆”似乎体现不出价值。不过,等“狼”来了,那些没有扎好“篱笆”的企业,没准哪天就会吃大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专利是保护自己、打击对手的有力武器。各个企业都应该想方设法在知识产权方面大做文章,用专利武器给竞争对手致命一击,限制对手进入自己的领域。
企业对知识产权不够重视的深层次原因,其实是体制使然。很多煤机企业是大型国企,其实“不差钱”,只不过市场竞争意识不强,专利申请的积极性不高。他们更多的是把专利当作一项“面子工程”,当作为了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任务指标才去申请专利。很多国企也没有专门的知识产权部门,多是由技术人员兼任,这一点不如有些民企。
随着我国煤机产业的发展,将来到海外“掘金”势在必行。就目前来看,我国企业多数只是就单件出口产品进行专利申请,而没有主动进行专利布局,防范风险的意识仍然薄弱。只不过由于目前出口量不大,我们还没有引起对手重视。总有一天,等我们在海外发展壮大了,就需要小心别人用专利武器前来“偷袭”。与其等尝到“血”的教训才警醒,不如防患于未然。
实施专利战略,关系企业生存发展的长远大计,宜未雨绸缪、早作部署,别等吃了一堑,才去长一智。
来源:中国经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