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业是“十二五”时期沈阳市服务业加速发展的重要抓手和潜力所在。它的发展壮大不仅对扩大服务业规模、提升服务业层次发挥作用,还将对推进老工业基地的升级改造,实现“三大目标”的进程中发挥出特有的乘数效应。本文运用统计数据客观描述了“十一五”以来沈阳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轨迹,并就其产业带动作用和辐射能力进行了量化分析,挖掘其潜力所在。
一、运行态势
(一)经济总量已超千亿,占比稳步提升。
“十一五”期间,沈阳市生产性服务业规模持续扩张,占第三产业的比重稳步上升。2006~2009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分别为518.2亿元、651.6亿元、767.1亿元和862.7亿元,2010年突破千亿,达到1018.1亿元,比2005年增长2.43倍(按现价计算,下同)。五年间,其占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为41.6%、43.6%、44.3%、44.6%和45.2%,累计比2005年提高5.3个百分点,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同时,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也保持在20%以上。由此可见,生产性服务业对第三产业的支撑作用愈加显著,在地区经济中已占据不可忽视的地位。
(二)增速略快于GDP和第三产业总体水平。
从增速看,“十一五”期间沈阳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地区生产总值发展轨迹基本相似。2006年和2007年增速均超20%,呈上扬之势;2008年和2009年增速减缓,2010年止跌转升。五年来,生产性服务业年均增速为19.4%,比GDP现价增速快0.2个百分点。2010年生产性服务业年增速达到18.0%,比GDP现价增速快0.5个百分点。与第三产业增速相比,生产性服务业实现持续领跑,显示出强劲的拉动作用。
(三)内部结构得到优化,流通服务稳居首位,金融服务后发优势明显。
伴随着经济总量的扩张,沈阳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内部结构也发生着积极的变化。以传统服务业为主体的流通服务虽然仍占据主导地位,但占比有所降低,作为现代经济龙头的金融服务占比大幅上升。2010年,流通服务增加值占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43.1%,比2005年下降了8.4个百分点,五年间年均增速15.3%,比生产性服务业低4.1个百分点,金融服务占比由2005年的13.5%上升至2010年的23.7%,年均增速达到33.5%,在五大领域中增势最强,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科技服务占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略有下降,年均增速分别为19.4%、17.7%和16.9%。
二、带动和辐射能力
(一)从产业关联性看,生产性服务业主要服务于第二产业,对第三产业的中间投入不断上升。
投入产出表是全面系统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揭示生产过程中各部门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关系的重要工具。为了观察沈阳市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关联性,这里以2002年和2007年沈阳市投入产出表为基础,测算出沈阳市三次产业及内部部门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程度。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高,分别达到67.1%和62.4%,其中制造业是第二产业中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需求部门,比重达到52.2%和56.5%,其次是第三产业,分别占31.3%和36.8%,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最低,仅占1.7%和0.8%。从动态上看,2002~2007年,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比重分别下降了0.9和4.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比重则上升了5.5个百分点。
生产性服务业主要为第二产业服务,这与沈阳市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第二产业是经济增长主导因素的市情相符。而投入到第三产业的中间服务不断上升,也是第三产业经济地位上升的表现。随着沈阳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服务部门会衍生出对金融、通讯、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新需求,生产性服务业对第三产业的中间投入还会日益增多。
(二)从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看,不同行业各具特色,为生产需求服务的特征明显。
按照相关分类,生产性服务业由21个行业构成。探讨这些行业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对客观认识生产性服务业具有重要意义。
从中间投入角度分析,可将生产性服务业组成行业划为两类.且行业数量大体相当。行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可分为“低附加值、高带动能力”和“高附加值、低带动能力”两类。中间投入率是区分两者的标志性指标,用行业的中间投入和增加值的比表示。中间投入率大于50%,表明该行业具有“低附加值、高带动能力”的产业特性,中间投入率小于50%,表明该行业具有“高附加值、低带动能力”的产业特性。利用2007年沈阳市投入产出表,对构成生产性服务业的21个行业的中间投入率进行计算,按以上标准划分为两类。
第一类,中间产品型行业,即中间投入率大于50%的行业。包括道路运输业、航空运输业、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仓储业、计算机服务业、软件业、银行业、保险业、专业技术服务业、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地质勘查业共11个行业。这些行业对地方经济的逆向波及效应比较明显,虽然附加值不高,但对上游产业特别是自身的产业带动能力较强。
第二类,中间产品型基础行业,即中间投入率小于50%的行业。包括:铁路运输业、管道运输业、邮政业、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批发业、证券业、其他金融活动、租赁业、商务服务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业共10个行业。这些行业对地方经济的顺向波及效应比较明显,虽然对其他部门的带动能力较弱,但是附加值较高,对地区生产总值具有较强的贡献能力。
从中间需求角度分析,沈阳市生产性服务业符合定义特征。利用投入产出表还可以得出各行业的中间需求率,它能够反映各行业产品作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比例,中间需求率越大,表明该行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特征越显著。测算结果显示,沈阳市生产性服务业21个行业中,18个行业的中间需求率超过了50%,11个行业的中间需求率在90%以上,说明沈阳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定义符合度较高,为生产服务特征明显。
(三)从辐射能力看,信息服务和商务服务对外输出能力较强。
为了客观反映沈阳市生产性服务业的辐射能力,我们站在全国的视角,利用区位商指标量化分析沈阳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外部区域之间的输入输出关系。区位商是指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在地区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部门产值在全国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之间的比值。区位商大于1,可以认为该产业是地区的专业化部门,区位商越大,专业化水平越高,该行业在该区域的优势地位越高,对外服务、辐射能力也越强。如果区位商小于或等于1,则认为该产业是自给性部门,对外辐射力较弱。
数据显示,2009年沈阳市信息服务和商务服务的区位商大于1,而且明显高于第三产业的区位商,说明这两个领域具有较强的专业化水平和辐射力,对外输出基础较好,具有较强的产业竞争力。金融服务和科技服务的区位商小于1,表明这两个领域还是自给型部门,专业化程度还有待进一步增强。
三、发展潜力
纵观目前沈阳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无论从规模、结构和速度上看,还是从其对国民经济内在的拉动作用看,都呈积极上升的势头。分析中我们也发现未来沈阳市生产性服务业尚有巨大的调整和发展空间。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内部结构有望更加均衡。一是目前内部结构基础尚不完善。“十一五”期间,沈阳市生产性服务业中五大领域所占比重,除流通和金融服务有较大变化外,信息、商贸和科技服务均呈微降态势,发展步伐较慢。2010年沈阳市流通、信息、金融、商务和科技服务之比分别为5.8:1.8:3.2:1.7:1,而北京为1.8:1.3:2:1:1,均衡度明显高于沈阳市,这也说明沈阳市尚有较大做优空间。二是区域优势与地域优势尚不匹配。区位商测算结果表明,沈阳市信息服务和商务服务具有一定区位优势,但在沈阳市生产性服务业中属弱项,而金融服务区位优势不强,但在沈阳市生产性服务业中占比较大,且增势强劲。这说明3个领域在一段时期内都有打造双重优势的可能。三是科技引擎亟待启动。“十一五”期间,科技服务增速仅高于流通服务,占生产性服务业比重最低,区位优势也不突出,这既是当前沈阳市生产性服务业的短板,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另一方面,加速制造业中服务业的分离将有力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全面升级。其他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规律表明,要想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各领域均衡发展,最根本的还是要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当生产性服务业投入主要面向服务部门而不是制造部门时,就会降低对流通服务的需求比重,刺激信息服务、商务服务和科技服务的发展,实现生产性服务业的全面升级。利用投入产出表,可以得出2007年沈阳市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各领域的需求比重,对流通服务的需求比重最大,达到70.4%;其次是金融服务,比重为15.5%;对信息服务、商务服务和科技服务需求比重较小,分别为2.9%、4.9%和6.2%。由此可见,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传统的交通运输和批发业,对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中间需求比重偏小。这反映出沈阳市制造部门的社会化、专业化程度还较低。如能加快推进制造业中流通、信息、商务、科技等服务部门的分离,将极大地提高沈阳市生产性服务业的总体水平,进而推升全社会生产效率的大幅提高。 市场经济条件下,需求决定一切。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动力来源于市场对生产服务的需求。生产服务的专业化、集约化有利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提高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服务业企业的能力水平。依托雄厚的工业基础,占据区域经济中心的有利优势,加快推进相关改革,注重内部结构的优化,努力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沈阳市生产性服务业一定会得到更好、更快地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