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动态
·通知公告
- 关于开展2023年度辽宁省科普统..
- 2023年科普统计调查通知(辽科..
- 慧之林知识产权高端人才培育奖..
- 关于开展2018年度辽宁省科普统..
- 关于2020年辽宁省经济系列知识..
- 关于做好2020年辽宁省经济系列..
- 关于举办“华为杯”2019年大学..
·创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创新动态 >> 以科技创新支撑辽宁经济转型发展
以科技创新支撑辽宁经济转型发展
2012/11/20

——十八大代表、中共辽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珉访谈

 

    进入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科技创新已成为财富创造的动力源泉,成为决定国家、区域兴衰的第一要素和决胜未来的战略聚焦点。作为我国传统工业大省,2011年,辽宁省人均GDP已接近8000美元,已进入了以“创造技术”为主的新的发展阶段,也进入只有依靠科技创新才能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

 

    如何加快培育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新优势,改变辽宁经济对传统发展模式的依赖?如何有力提升制造业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改变辽宁经济对传统产业的依赖?如何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强度,改变辽宁经济对物质资源消耗的依赖?面对今后发展亟待解决的一系列重大而紧迫的课题,辽宁人在思考、在探索。

 

    在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夕,十八大代表、中共辽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珉就如何依靠科技创新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实现辽宁可持续发展,促进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产业发展、体制改革、社会发展、金融创新相融合等话题接受了科技日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记者:“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阶段。请问王书记,您对辽宁科技创新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如何认识的?

 

    王珉:回顾辽宁的发展历程,科技创新始终贯穿于老工业基地建设改革发展和振兴的各个历史阶段。特别是中央实施东北振兴战略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创新促进产业升级”的战略导向,以全面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为载体,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辽宁作为全省发展战略的核心,进一步加大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力度,加快推进科技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不断增强主导产业的科技竞争力,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对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2010年、2011年两年间,我省共有50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获奖项目数居全国前列。到2011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比中央实施东北振兴战略前的2003年翻了三番多;占地区生产总值已达到17.8%,比2003年提高了11.7个百分点。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还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省面临的世情国情省情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世界经济增长将呈现出长期放缓的趋势,辽宁经济运行的复杂性和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继续依托传统优势保持高速增长的可能性正在降低。当前,应该说辽宁已经进入只有依靠科技创新才能转方式调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

 

    我们知道,科技创新伴随着工业化的不同发展阶段,往往具有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到去年,辽宁人均GDP已接近8000美元,这说明我省具备了发展“创造技术”的基础,可以说已经突破了以使用技术和改造技术为主的阶段,完全有条件进入科技创新的全新发展阶段。

 

    面对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我们还深刻地认识到,当前我省科技创新发展中仍然存在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自主创新能力尚不能够完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科技创新成果及其转化能力远远跟不上产业发展的步伐,这些困难和问题都严重阻碍着我省科技创新向前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牢牢把握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世界科技创新格局调整的机遇、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和市场不断扩大的机遇,坚定立足自主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破解科技创新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走出一条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科学发展道路。

 

    记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辽宁科技创新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有哪些重点任务?

 

    王珉:加快实现全面振兴、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重点在科技创新,信心在科技创新,希望也在科技创新。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点,把大力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和人才强省作为发展依托,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作为主攻方向,以创新促转型、以转型促发展,把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智能发展、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全面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努力做到“六个坚持”:一是坚持依靠科技创新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我们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科技有效支撑产业发展机制,大力发挥市场机制对产业发展方向和技术路线选择的基础性作用,紧紧围绕产业发展需求,构建创新链,突破技术瓶颈,掌握核心关键技术,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培育和发展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新材料和高端制造、信息网络、现代农业、健康、生态环境保护、空间和海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发挥信息产业优势,在超导元器件、量子元器件以及云计算等产业方面加快发展,尽快形成竞争新优势。加快传统产业的再创新,充分利用现有产业基础和优势,着眼于加速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特别是把智能制造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引领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制高点。

 

    二是坚持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我们要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第一位的就是要着力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当前,我们将充分发挥推动科技创新的导向作用,更加积极地为企业创新创造良好体制机制环境,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真正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

 

    三是坚持国企民企共同推动科技创新。我们将坚持一手抓国企科技创新,一手抓民企科技创新,努力实现深度整合、共同发展。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创新中的示范作用,努力提高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攻关的协同和集成能力,不断增强自主创新水平,重点突破具有战略方向的关键共性技术,进一步带动相关配套企业实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充分调动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民营企业加大配套产品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在生产成套设备、提高产业集群竞争力中发挥更大作用。

 

    四是坚持各次产业协调并进、创新发展。我们将把农业科技创新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完善公益性服务和社会化服务有机结合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大力发展与装备制造业、原材料工业等支柱产业密切相关的具有高附加值的设计、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服务业与现代工业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方式的新需求,大力发展关系民生和社会管理创新的科学技术,促进公益性民生科技研发和应用推广,加快建设社会管理领域的科技支撑体系,让科技创新的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五是坚持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区域创新相互融合。我们要进一步创新传统的应用技术研究方式,构建产业技术创新链,提高产业占领市场和扩张市场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产业的成长性和提高产业的经济效益,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加速融合。着眼于破解我省区域创新能力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坚持全省一盘棋,因地制宜、优势互补,以加快推动沈阳和大连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为重点,加快建设区域性科技创新基地,进一步完善区域特色优势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不断提高科技支撑区域发展的能力。

 

    六是坚持扩大科技对外开放合作。我们要坚持把引资、引技和引智紧密结合,加大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力度,加强技术引进和合作,切实增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坚持“走出去”,支持企业和科研机构到海外建立研发机构,进一步加大我省科技开放合作力度。积极“请进来”,支持国际学术机构、跨国公司等来我省设立研发机构,共同搭建国内外大学、科研机构联合研究平台,不断提高我省对外科技合作水平。

 

    记者:下一步,从党委、政府角度,辽宁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支持科技创新发展?

 

    王珉: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加快科技创新发展是全省上下的共同任务,仅仅依靠企业自身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党委、政府从宏观层面上加以正确的引导,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发展。为此,我省将重点从三个方面着手加以推进:一是完善体系。我们将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落实好科技发展规划,特别是注重科技体制改革与其他方面改革的衔接配合,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形成政府、企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共同推动的科技创新体系。二是加大投入。发挥政府在科技发展当中的引导作用,进一步优化科技投入结构,从人才、资金、政策等方面对自主创新给予全方位支持,落实和完善促进全社会研发经费逐步增长的相关政策措施,加快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三是优化环境。进一步落实国家和我省各项配套政策,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切实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进一步创新用人理念,以项目为载体鼓励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引进高端人才及国内外创新团队,变“海归”为“海燕”,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同时,不断加大科技普及力度,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和良好风尚。

 

    现在的辽宁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此时此刻,科学技术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深刻地影响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幸福。我们将以更广的视野、更大的气魄,锐意进取,勇攀高峰,以科技创新的快发展推动辽宁经济加快实现转型发展,为加快全面振兴、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科技日报

    网页维护:| 沈阳益慧通知识产权咨询有限公司 | 沈阳市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辅导中心 | 辽宁省科普统计工作站 | 辽宁省知识产权研究院 | 沈阳工业大学科技法研究所
    友情链接:| 辽宁省政府网 | 沈阳市政府网 | 科技信息网站 | 副省级城市科技局网站 | 知识产权信息与服务网站 | 副省级城市知识产权局网站 | 沈阳建材网
版权所有 © 沈阳工业大学 沈阳益慧通知识产权咨询有限公司 电子邮箱:lnipri@163.com
ICP备案编号:辽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