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指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形成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它是促进产学研结合,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模式,是国家实施技术创新工程的三大载体和主要内容之一。目前,我省正处在老工业基地实现全面振兴新跨越的关键时期,提升产业竞争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十二五”期间面临的主要任务。如何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按照国家《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已经成为我省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为此,省委政研室和省科技厅组成联合调研组,对我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我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的基本情况
我省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在产学研技术联盟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多年来,广大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本着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不断加强产学研合作力度,探索产学研结合新路,目前全省9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百余户国有大中型企业与省内外院校共建了企业技术中心,并以多种形式实现了联合创新,有250多家企业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建立了以利益为纽带的技术联盟535个,比2005年翻一番。产学研合作为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产学研技术联盟只限于点对点的合作方式,只能解决个别或低层次的具体技术难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对科技需求的不断加大,产学研技术联盟已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一项更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产学研之间建立长期、持续和稳定的合作关系,更需要产学研各方发挥各自优势,提高相关产业而不是某一个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实现产学研资源在战略层面上的持续合作,解决以往产学研结合组织形式松散,合作过程缺乏利益和信用保障机制及技术创新成果商业化渠道不畅通等三大主要问题。
2009年初,国家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华全国总工会、国家开发银行六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6月,国家科技部等9部门又共同组织实施了“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并出台了总体实施方案,把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发展、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以及创新型企业建设作为实施技术创新工程的三大载体。2010年上半年,辽宁被列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的试点省之一。我省紧紧抓住这一有利契机,从创新型辽宁建设的需要出发,围绕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支柱产业发展需求,运用市场经济规则,在数控机床、电动汽车、IC装备、生物医药、生物质能、智能仪器仪表、光伏、液压等8个产业积极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沈阳市在原有组建的8家联盟的基础上,又新建设了沈阳特种专用数控机床创新联盟和IC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各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相继建立,对促进全省产学研在战略层面有效结合、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起到了推动作用,成效初步显现。
但是,目前我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与广东、江苏和上海等沿海先进省市相比,存在着诸多不足,如:结合相对松散,还只能解决个别或低层次的技术难题,联盟起步较晚、数量较少、分布面窄、影响力小,全省还没有具体的政策激励措施和实施办法等问题,近期很难对我省整体产业提升发挥实质作用。
二、加快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的发展思路、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十二五”期间是我省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也是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建设创新型辽宁的攻坚时期。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工作在我省刚刚拉开帷幕,促进产业技术集成创新,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任务繁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学研结合的新型技术创新组织,作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的重要载体,有利于提高产学研结合的组织化程度,在战略层面建立持续稳定、有法律保障的合作关系;有利于整合产业技术创新资源,引导创新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有利于保障科研与生产紧密衔接,实现创新成果的快速产业化;有利于促进技术集成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根据国家《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与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辽宁省试点工作方案》,结合我省实际,应进一步明确未来全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思路、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发展思路:要按照我省三大区域发展战略,结合全省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和重点产业振兴规划,紧紧围绕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发展、重点支柱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以形成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创新型(试点)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有一定技术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为主体,以国家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各类创新平台为载体,以我省优势特色产业的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以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为动力,以创新人才培养为支撑,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链,运用市场机制聚集省内外创新资源,建立相关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现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在战略层面有效结合,共同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共同推进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基本原则:
——市场驱动, 政府引导。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必须建立在共同需求之上, 遵循市场规则。政府要发挥引导作用, 运用计划资源调控产学研等产业技术创新要素按市场规则组合, 按照创新型辽宁建设利益需要的方向发展。
——围绕纲要, 突出重点。《“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是指导今后我省科技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要瞄准我省重点产业的重大技术需求, 围绕《规划纲要》确定的重点任务, 选择有一定基础的领域率先突破。
——注重探索, 逐步完善。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涉及“产学研结合”机制、产业技术创新模式、科技投入方式等多方面的改革和创新, 是体制创新与技术创新相结合的系统工程, 需要积极探索, 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
——集成资源, 分类指导。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要与各类科技计划安排相结合。要通过集成相关科技计划资源, 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予以引导和支持。要根据产业和区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 对不同类型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进行分类指导。
(三)目标任务:根据我省产业发展方向、技术创新需求以及可利用创新资源,“十二五”期间,拟组建50家以上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每年组建10家以上战略联盟,并积极推荐条件较好、绩效较优的联盟争取成为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通过联盟创新解决一批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问题,攻克一批制约我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获得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建设一批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技术研发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基地,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和科技创新人才,促进我省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科技进步贡献率和技术自给率进一步提高。
三、加快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的对策建议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培育新兴产业、推进产业升级、建设创新型辽宁的重要抓手。创建联盟有利于引领重点产业的技术进步,增强全省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有利于促进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支持方式的转变,是改革和完善科技计划实施机制的需要;有利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转制院所在行业技术创新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领导,加快推进。一是要明确政府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中的定位。政府相关部门是推进联盟建设的“红娘”,工作的重点应该是推动联盟机制的构建,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产业发展战略、重大科研项目在推动联盟产生、发展和更新的杠杆作用,强化服务意识和协调意识,发挥协调引导作用,营造有利的政策和法制环境,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推动重点领域联盟的构建。二是要尽快建立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的领导小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意在研发新技术、生产新产品、制定新标准,目的是实现联盟内企业的快速发展和整个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其涉及政府诸多部门。因此,建议由科技部门牵头,联合相关职能部门成立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发展领导小组,宏观管理、多方协调、保障实施。三是要组建专家技术委员会。为保障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正确发展方向,要成立专家技术委员会,把关联盟拟开发的共性技术、产品、标准等相关事宜,制定联盟的工作计划和发展规划,为科研成果的小试、中试与产业化提供审查与指导等相关服务。四是要加强信息平台建设。自愿合作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根本,因此,及时发布有效信息至关重要,政府部门要发挥自身优势,建立信息平台,实行信息发布制度,组织技术转移单位发布成果信息或组织企业发布技术需求,定期组织校企对接例会,建立产学研供需信息沟通机制,吸引和促成创新联盟的形成。五是要设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专项资金。要进一步加大政府专项资金引导力度,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加入联盟。要积极组建联盟的科技创新研发平台,利用全省的技术与研究开发专项资金重点支持联盟的科技创新研发平台项目。要加快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资金投入体系,鼓励联盟成员单位投资设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项经费,主要用于联盟内部的重点项目、重大平台、重要载体建设,投入联盟的经费享受研发投入的相关优惠政策。省本级财政科技投入将根据各联盟投入的情况和提出的项目,给予一定资助。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要逐步以联盟为重要承担者之一。六是要积极构建现代科技服务体系。要着力引导、培育和发展我省科技中介机构在技术咨询、投资顾问、技术资讯与交易、人才培训等方面开拓新局面,营造现代科技服务体系,为联盟的建设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建立科技联络员制度,省、市科技部门向联盟指定科技联络员,为联盟成员单位提供科技和政策咨询服务,辅导联盟成员单位申报科技计划项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创新型(试点)企业培育,以及政府激励创新政策适用、知识产权保护等。积极扶持行业协会、骨干企业等单位负责成立联盟,积极扶持科技中介机构参与联盟建设。
2、合理规划,统一布局联盟的发展。一是要依托科技计划中已立项项目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选择有产学研结合基础的重大项目为载体, 建立结合的长效机制, 促进项目参与单位加强创新合作的组织化、持续化, 支持他们在共同执行计划项目的基础上, 形成专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二是要依据产业技术创新需求, 积极引导和促进具有一定行业地位的企业(转制院所)牵头, 联合相关企业、大学、研发机构, 以共同的技术创新需求为基础, 通过契约形式建立长期、稳定、制度化的利益机制, 构建专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政府通过重大计划项目支持已形成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健康发展。三是要围绕区域支柱产业发展需求, 构建区域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已形成产业集群的地区,积极引入技术创新要素, 推动区域产学研合作。以企业发展的共同需求为基点, 以建立区域支柱产业持续创新链为导向, 形成特色鲜明的区域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并进行试点, 由省科技计划和相关政策给予一定扶持。
3、加快建立和完善促进联盟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一是要加快制定推动我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实施意见。我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缺乏宏观层面的政策指导和协调机制。应根据国家科技部等六部委发布的《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国科发政〔2008〕770号),结合辽宁实际,尽快制定《辽宁省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实施意见》。二是要认真贯彻落实科技部颁发的《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与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研究制定诸如《辽宁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十二五”发展规划》等促进联盟发展的政策和措施,进一步营造有利于我省联盟的构建与成长的政策环境。三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科技投入、税收激励、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及科技创新基地与平台建设等相关政策,支持联盟承担国家和地方重大科技技术创新项目,依托联盟开展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开发融资渠道,创新金融产品,加大对联盟的金融支持力度。
4、促进科技创新团队的成长和壮大。高校和科研机构应积极结合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主要任务,以革新管理体制为动力,以加强重点学科和研发基地建设为平台,以科研标志性成果突出,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为标准,大力促进科技创新团队的成长。科技创新团队要积极联合企业,在以下几方面有所作为:一是围绕国家战略产业和区域支柱与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的关键问题,开展技术合作,突破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形成重要的产业技术标准;二是建立公共技术平台,实现创新资源的有效分工与合理衔接,实行知识产权共享;三是实施技术转移,加速科技成果的商业化运用,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四是联合培养人才,加强人员的交流互动,为产业持续创新提供人才支撑。
5、创新联盟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组织形式,可采取虚拟和实体组织相结合的方式,联盟运行管理由理事会、专家技术委员会和常设机构组成,接受有关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的指导。联盟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导作用,以龙头企业为重要支撑、以自主知识产权的形成和产业化运用为重要目标,注重创新人才培养,时刻关注市场需求,引领创新联盟发展。联盟内部要建立规章制度和签署具有法律效力的联盟协议,向准法人实体发展,建立拥有独立财务核算资格的运行机构。明确技术创新目标,落实成员单位之间的任务分工、风险分担及产生的成果知识产权归属、许可使用和转化收益分配办法,建立切实有效的利益共享和利益分配机制,保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健康快速发展。 |